植保課堂|葉面噴施硅肥降鎘的原因分析
作者:
來源:
瀏覽次數:
日期:
2025-06-27 15:53:17.033
施硅可以降低作物鎘(Cd)積累,葉片噴施與土壤施用在作用機理上有差異,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下葉片噴施硅降鎘(Cd)的作用機理。
硅在葉面沉積:
葉面噴施的硅(如硅酸鉀、納米硅)被葉片氣孔或表皮吸收后,在細胞壁中形成 硅-纖維素復合層,增加細胞壁對鎘的吸附位點,將鎘固定在細胞壁中,減少其向細胞質內的遷移。
增強機械屏障:
硅在葉片表皮細胞外形成 硅化層(SiO?·nH?O),物理阻隔鎘的滲透吸收(如來自大氣沉降或土壤蒸騰流的鎘)。
競爭轉運蛋白:
硅酸(H?SiO?)與鎘(Cd²?)可能通過類似的轉運通道(如Lsi1/Lsi2硅轉運蛋白家族)進入細胞,硅的優先吸收會競爭性抑制鎘的跨膜運輸。
減少鎘向籽粒轉移:
硅上調植物體內螯合蛋白(如植物螯合素PCs)和液泡轉運蛋白(如HMA3)的表達,促進鎘在葉片液泡中的區隔化,并抑制其通過維管束向果實或籽粒(如稻米、小麥籽粒)的轉運。
緩解氧化應激:
鎘脅迫會誘導植物產生大量活性氧(ROS),而硅能增強葉片中超氧化3.3物歧化酶(SOD)、過氧化物酶(POD)、抗壞血酸過氧化物酶(APX)的活性,減輕鎘導致的膜脂過氧化和細胞損傷,間接減少植物因應激而吸收的鎘。
促進光合作用:
硅保護葉綠體結構,維持光合效率,減少鎘對葉片功能的破壞,從而降低植物為修復損傷而過度吸收鎘的需求。
硅可部分關閉氣孔或調節蒸騰作用,降低通過蒸騰流從根部向地上部運輸鎘量(尤其對水稻等蒸騰作用強的作物效果顯著),可以減少鎘的被動吸收。
通過葉面吸收的硅,部分可通過韌皮部向下運輸至根系,促進根表硅質層形成,增強根系對土壤中鎘的阻隔能力(但該過程效率因作物而異,水稻等硅高積累作物更明顯)
?選擇優質葉面水溶硅肥,以小分子硅(如途保壯)和納米硅(如圭百配/圭而沃)為佳,分子量少,更容易被作物吸收
?噴施時期:
關鍵期噴施:在作物鎘吸收高峰期(水稻孕穗期)噴施效果最佳。
頻次:一般需噴施2~3次,間隔7~10天(因硅在植物體內移動性較弱)。
?使用倍數:
選用途保壯/圭百配/圭而沃:100-200mL/畝噴霧;鎘(Cd)含量較大的田塊,可以適當增加用量。
江門植保|服務農業,造福農民
企業愿景丨致力成為一流的作物護理專家
合作|瑞士先正達、日本北興化學等
制作|江門植保市場部